• 2019年第60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云南西双版纳(曼桂)目击陨石的热变质和冲击变质研究

      2019, 60(5):1-14. DOI: 10.15940/j.cnki.0001-5245.2019.05.001

      摘要 (1374) HTML (0) PDF 27.63 M (4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曼桂陨石是新近(2018年6月1日)陨落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目击球粒陨石, 其中的主要矿物为橄榄石(Fa$_{24.3\pm 0.6

    • 银河系铝元素丰度研究

      2019, 60(5):15-21. DOI: 10.15940/j.cnki.0001-5245.2019.05.002

      摘要 (401) HTML (0) PDF 254.08 K (15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恒星的Al元素丰度可以为探索星团和星系的化学演化提供重要线索. 通过系统分析银河系薄盘、厚盘、核球、银晕以及M4、M5等球状星团中恒星的[Al/Fe]随恒星金属丰度[Fe/H]的变化趋势, 得出银河系薄盘、厚盘和核球恒星的[Al/Fe]随着[Fe/H]的增加而缓慢下降, 而球状星团M4和M5恒星的[Al/Fe]随[Fe/H]增加没有下降趋势, 这暗示Ia超新星对M4和M5恒星元素丰度的贡献比较小. 详细研究了银河系恒星[Al/Fe]与[Mg/Fe]、[Na/Fe]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银河系场星的[Al/Fe]与[Mg/Fe]正相关, 但在球状星团M4和 M5恒星中未见此相关性; 银河系盘星及M4和M5等球状星团恒星的[Al/Fe]与[Na/Fe]都存在正相关.

    • 用粒子模拟方法研究离子声波

      2019, 60(5):22-33. DOI: 10.15940/j.cnki.0001-5245.2019.05.003

      摘要 (490) HTML (0) PDF 1.55 M (14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向传播朗缪尔波被离子声波散射是太阳射电III型暴基波和谐波激发的重要过程. 使用粒子模拟方法对电子束流激发朗缪尔波的过程进行了模拟,同时对产生的反向朗缪尔波、朗缪尔波2次谐波和朗缪尔波通过非线性过程产生的离子声波的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 为了更好地研究离子声波, 模拟时单独计算了由离子扰动引起的电场. 模拟计算了不同初始参数下产生的离子声波强度, 发现离子的温度和质量对离子声波的产生有重要作用, 验证了反向朗缪尔波与离子声波的相关性. 同时在模拟中验证了朗缪尔波的衰变过程, 确认了离子声波对反向朗缪尔波的放大作用.

    • 宽带频谱序列干扰信号识别与统计方法

      2019, 60(5):34-43. DOI: 10.15940/j.cnki.0001-5245.2019.05.004

      摘要 (264) HTML (0) PDF 362.78 K (15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射电天文台站趋于自动化, 各类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使得射电天文台站的电磁环境变得尤为复杂, 如何有效识别和统计复杂频谱中的干扰信号是当前射电天文台站亟需解决的问题, 故提出一种宽带频谱序列干扰信号识别与统计方法. 首先, 对每组宽带频谱进行信噪分离、识别频谱中的干扰信号; 然后, 对第1组宽带频谱信号识别结果及信号特征建立模板库, 后续每组频谱的信号识别结果与模板库中对应频率的信号进行相似性分析, 根据相似性分析结果, 统计信号次数, 更新模板库; 实现宽带频谱序列干扰信号的识别与统计. 针对QTT (QiTai Radio Telescope)台站实测频谱, 运用该方法进行干扰信号识别与统计, 能够有效识别并标记频谱中的干扰信号, 并统计干扰信号随时间、方向的变化趋势.

    • GNSS精密轨道产品不连续性分析及评估

      2019, 60(5):44-54. DOI: 10.15940/j.cnki.0001-5245.2019.05.005

      摘要 (1310) HTML (0) PDF 1.55 M (35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按照目前的国际规范, 高精度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轨道产品一般以天为周期进行发布, 提供给用户使用. 连续使用多天的产品存在不同天间的跳变问题. 利用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欧洲定轨中心(COD)、欧空局(ESA)、美国喷气试验室(JPL)以及上海天文台(SHA)共5个GNSS分析中心2013---2017年的轨道产品, 分析了轨道跳变的特性. 计算结果表明: GFZ、COD、ESA、SHA和JPL的3维轨道跳变平均分别为7.79cm、1.51cm、7.77cm、11.75cm和2.51cm. 轨道跳变序列的周期特性分析表明: 序列存在90d、120d、340d左右的显著周期项, 对应于海潮对地球自转的影响, 其振幅为数毫米至1cm左右. 表明精密轨道确定需要进一步精化该项模型; GPS的跳变序列还存在与卫星星座相关的175d和352d左右的交点年显著周期项. 此外, 针对COD产品外推轨道的分析, 验证了地球反照辐射压和太阳光压模型等动力学模型对轨道的差异.

    • 贫金属富碳天琴RR变星的形成

      2019, 60(5):55-62. DOI: 10.15940/j.cnki.0001-5245.2019.05.006

      摘要 (337) HTML (0) PDF 400.03 K (13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贫金属富碳恒星(Carbon-Enhanced Metal-Poor, CEMP)是研究宇宙早期恒星性质和化学演化的极佳样本,通常认为来自双星. 目前发现的贫金属富碳星中有9颗天琴RR变星(RR Lyrae star, RRL), 其中至少7颗未表现出任何双星特征. 传统双星物质转移模型不足以充分解释贫金属富碳天琴RR变星(CEMP-RR Lyrae)单星的形成. 之前研究表明氦白矮星和赫氏空隙星(HG)的并合模型可以解释部分富碳红巨星单星的碳增丰现象, 因此贫金属富碳星单星也可能来自氦白矮星和赫氏空隙星的并合模型渠道. 通过详细计算的氦白矮星和赫氏空隙星并合模型来检验这一演化渠道, 结果表明: 该并合模型在后续的演化过程中, 其重力加速度、温度、表面碳丰度均能与观测符合较好. 由此, 氦白矮星和赫氏空隙星并合模型极有可能是贫金属富碳天琴RR变星的形成渠道之一.

    • 宇宙线的超新星遗迹起源

      2019, 60(5):63-84. DOI: 10.15940/j.cnki.0001-5245.2019.05.007

      摘要 (1753) HTML (0) PDF 1.38 M (41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宇宙线的起源是高能天体物理的核心问题之一. 一直以来, 超新星爆发被认为是能谱膝区以下宇宙线的主要来源. 多波段观测表明, 超新星遗迹有能力加速带电粒子至亚PeV ($ 10^{15} $ eV)能量. 扩散激波加速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天体高能粒子加速机制之一, 而超新星遗迹的大尺度激波正好为这一机制提供平台. 近年来, 一系列较高精度的地面和空间实验极大地推动了对宇宙线以及超新星遗迹的研究. 新的观测事实挑战着传统的扩散激波加速模型以及其在银河系宇宙线超新星遗迹起源学说上的应用, 深化了人们对宇宙高能现象的认识.结合超新星遗迹辐射能谱的时间演化特性, 构建的时间依赖的超新星遗迹粒子加速模型, 不仅能够解释200 GV附近宇宙线的能谱反常, 还自然地形成能谱膝区, 甚至可以将超新星遗迹粒子加速对宇宙线能谱的贡献延伸至踝区. 该模型预期超新星遗迹中粒子的输运行为表现为湍流扩散, 这需要未来的观测以及与粒子输运相关的等离子体数值模拟工作来进一步验证.

    • 空间太阳硬X射线成像仪量能器读出电子学设计

      2019, 60(5):85-97. DOI: 10.15940/j.cnki.0001-5245.2019.05.008

      摘要 (207) HTML (0) PDF 3.98 M (14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2期规划的太阳观测卫星, 其针对第25个太阳活动峰年, 同时观测太阳磁场、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耀斑爆发. 硬X射线成像仪(HXI)作为该卫星3个科学载荷之一, 实现了高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太阳硬X射线成像观测, 其量能器由99套溴化镧闪烁晶体-光电倍增管探测单元和读出电子学板构成, 实现了30--200keV的硬X射线光子能谱测量. 针对HXI量能器的观测需求, 设计了一套空间高事例率读出电子学系统, 并通过实验室测试, 证明了该系统单事例读出死时间小于2μs, 同时验证了该系统电子学噪声小于120fC, 积分非线性小于2%, 满足HXI仪器要求.

    • 基于图像相减和随机森林的AST3巡天暂现源及变源搜寻方法

      2019, 60(5):98-114. DOI: 10.15940/j.cnki.0001-5245.2019.05.009

      摘要 (523) HTML (0) PDF 2.05 M (15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AST3-2 (Antarctic Survey Telescopes)光学巡天望远镜位于南极大陆最高点冰穹A, 其产生的大量观测数据对数据处理的效率提出了较高要求. 同时南极通信不便, 数据回传有诸多困难, 有必要在南极本地实现自动处理AST3-2观测数据, 进行变源和暂现源观测的数据处理, 但是受到低功耗计算机的限制, 数据的快速自动处理的实现存在诸多困难. 将已有的图像相减方案同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 并利用AST3-2 2016年观测数据作为测试样本, 发展一套的暂现源及变源的筛选方法成为可行的选择. 该筛选方法使用图像相减法初步筛选出可能的变源, 再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候选源的特征, 并选择随机森林作为机器学习分类器, 在测试中对正样本的召回率达到了97%, 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并最终在2016年观测数据中探测出一批变星候选体.

    • 接触双小行星(4179) Toutatis的形成机制研究

      2019, 60(5):115-117. DOI: 10.15940/j.cnki.0001-5245.2019.05.010

      摘要 (213) HTML (0) PDF 97.56 K (13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